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用一生的专注 取法自然为科研所用 专访固体力学家高华健教授 ...

吕久 2021-12-19 10:09 1236人围观 安危头条

美籍华裔高华健教授是世界知名固体力学家,曾担任美国布朗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。

两年多前,他加入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,协助培育本地科研人员,也是南大委任为杰出大学讲席教授(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)的六人之一。

少年时期在中国经历文化大革命,他14岁开始念大学,后获国家保送到哈佛大学。

高华健教授为人低调,这次接受《联合早报》专访,也是他首次接受媒体访问,谈他特殊的儿时经历,也谈他如何致力于以科学改善人类生活。

带着忐忑不安的心,进入高华健教授(58岁)的办公室。

说忐忑,是因为在搜索他的背景时,长达73页的个人履历、学术讲座视频、连串的专业用语,对记者这种“物理白痴”来说,真有欲哭无泪的感觉。

两个多小时一席话后,细嚼慢咽,居然尝出甜味,方知“应用力学”(applied mechanics)并非洪水猛兽,而是可亲近人群的实用工具。

只是更专注和坚持自己兴趣的普通人

14岁就念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,高华健当时被同学戏称“神童”。

问他,跟别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时,高华健这么回答:“我只是普通人,身为科学家,可能我比多数人更加专注和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罢了。”

他说,十四五岁念大学,情况较特殊,但也不稀奇,“并非成绩很好,而是时代的因素”。

1963年,高华健在四川成都出生,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,在兵器工业部的研究所当电机工程师,高中毕业的母亲也在同个单位工作。

高考前父母到处借书 为他日抄夜抄

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,期间中苏交恶,因为担心苏联以核武攻击,父亲的研究所搬到了绵阳,他也因此在偏远地方长大。

他说,1970年上小学,因为跳级,中小学只用了八年念完。“文革时在学校,都不注重学习,不讲成绩的,所以跳级很普通。”

文革期间,高考停止。

1977年8月份,邓小平宣布恢复高考。当时,他在父亲单位办的子弟学校念高一,赶上了1978年6月的高考,只有约五个月时间备考。

“一切从零开始,因为文革时期大学都停办了,所以当时很缺适当的教科书,父母亲到处借书给我准备。父亲白天抄。母亲晚上抄,因为借两天就得还。”

他说,在大学念应用数学的父亲教他数学,所以进步很快。

当时,他也参加学校为高考生办的晚间补习班,其中一名清华大学分校的物理教师,物理课讲得很棒,对他启发很大。

他还记得高考的成绩,数、理、化三科平均95分,政治74分,语文41分。“因为完全不懂文言文,语文比较糟。英文最差,只得29分,好像是选择题,随便乱填的,哈哈哈!”

选修应用力学 在基础科学和科技之间搭桥梁

虽然对物理和数学最感兴趣,但父亲鼓励他学比较实用的工程。

他最终来个折衷,攻读在基础科学和科技之间搭桥梁的工程学科——应用力学。

12月份出生的高华健,同年10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时,15岁还不到。“当时有一批跟我年纪相仿的,也有大我们很多的‘老三届’。”

“老三届”是指文革前期1966年至1968年高中毕业,但没有大学可上的学生。所以他班上的同学,从14岁到28岁,差一倍的都有。隔壁班的甚至还有42岁的。

完成大学教育,他的研究生考试获全校第一,国家支持他,送他到美国哈佛大学。

1983年他到哈佛时,托福成绩高分,但英语表达能力却很差劲。当时,学术指导老师推荐他报读ESL课程(英文为第二语文)。该课程要他先考分级,再看给他编入哪个班。结果,他考了100分,却被拒收。

“我的英语会话不行,但阅读和书写的能力却可以。学术指导老师知道后,哈哈大笑!

“整个校园当时只有20来个中国留学生,我们很快结交了美国同学和朋友,数个月后,我的英语就跟上进度了。”  

从自然界取得灵感 也力求超越自然界

向自然界学习,但要青出于蓝,这是高华健一生致力追求的目标。

他热衷于研究自然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操作原理,冀望以同样原理创造出更好的工程材料,让人类受益。

高华健是固体力学(solid mechanics)领域的顶尖专家,研究范围包括工程及生物系统中的纳米力学、纳米结构和低维(low dimensional)材料力学、断裂力学(fracture mechanics)、薄膜力学(thin film mechanics)、纳米医学(nanomedicine)等。

记者是理科门外汉,向高华健讨教,他到底在研究什么,有什么实用价值?

没想到,他深入浅出地分享几个研究项目后,还真让记者感受到物理之美妙。

自然材料历经数千万年演变 分子不断合成和优化

谈到物理,身高1.88米的他自然流露出一脸的喜爱与满足。

“从读书时期,我就发现了解事物如何运作是既有趣又令人满足的事。例如,鸟儿飞翔,飞机飞行,两个截然不同的物体,飞行的原理有什么共同之处,让我很好奇。

“我一直在研究自然材料,例如骨头,贝壳和牙齿的运作原则。这些材料历经数千万年的演变,分子不断合成和优化。

“从自然界汲取灵感、得到启迪大有裨益。自然材料环保,制作成本低容易回收。了解这些材料,我们希望可以做得比自然界更好。”

他举例时眉飞色舞地说,如骨头的组成物质非常脆弱,其中包括属性很差的材料,像粉笔般的矿物质和一些蛋白质。

“自然界却自有一套方法,用复合结构将它们混合起来,让骨头变得强健。

“自然界也教导我们许多方法,像如何使用再循环和可降解材料,让它们再成为有用的结构。我们希望从中学习如何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,推动科技发展。”

他研究骨头、贝壳和牙齿,发现这些物质的矿物质是纳米结构组织而成,所以极为坚韧,可达水晶韧性的3000倍。

“我们也发现壁虎走壁的独特秘密,在于它们脚板上微毛发的结构,使它们可以黏在垂直表面并攀爬。”

难怪他形容研究工作“像侦探,设法解答谜题,而研究往往掺杂成功、失败和气恼”。

问他如何看待所取得的辉煌科研成就?他说:“我享受自己所做的。能与一群非常聪明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一起搞研究,我觉得很幸运。”

社会课题愈加复杂 研究日趋多学科模式

他指出,研究工作已从单一领域,慢慢走向多学科模式(multi-disciplinary approach),“因为社会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课题,包括气候改变、大流行病、人口老化,基础设施等。”

他曾说过,跟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交流,可以互相学习,扩大自身的能力,让人感觉自己在不同领域工作。

“你经常可以自由选择研究课题,再跟同行分享成果,从而达到广泛的影响力。所以我认为,大学教授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了!”

多个与医药相关科研项目进行中

过去20年来,高华健发表至少533篇学术论文,也是固体力学家中,文献被引用次数较多的学者,达5万多次。

他是世界上少有的三国一洲六院士,包括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、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、德国科学院院士、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,以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,也是多份国际学术刊物的主编或编委,声名显赫。

高华健几个与卫生相关的科研项目包括:

■心脏复建“智能创口贴”

心脏病突发后,如果贴个创口贴就能让心脏复原,该多好?

高华健与复旦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教授合作研究、帮助心脏病患者康复的“智能贴”(smart patch),进展良好,已在去年年初发表报告。

他说,“智能贴”目前在老鼠身上取得良好效果,但还需进一步进行动物临床试验。“因冠病疫情所累,否则速度会更快一些。”

他说,心脏不比皮肤,贴心脏的创口贴须预防受损的心脏损伤扩大,但同时也要让心脏正常跳动。

“好比气球破了口,在洞孔贴个创口贴,防止它漏气,却不妨碍气球舒张和收缩。”

为了取得这个目标,他和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特别的粘弹性材料(viscoelastic material),来克服上述挑战,协助心脏病突发后恢复心脏运作功能。

“因为贴在心脏,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要求非常严格。”他说,粘弹性材料制成的心脏智能贴可以不必除掉,等到心肌组织康复后,就慢慢地被身体自然吸收了。

■抗生素研发须追赶耐药性细菌演化

抗生素在上世纪的出现,改变了现代医学,但因为耐药性细菌迅速崛起和不断进化,导致公共卫生面临危机。

高华健说,开发新抗生素的传统方法,已无法跟上耐药性细菌的步伐,部分原因是因为抗生素无法完全消除细菌群中存活的“坚执分子”(persisters)。

“我们正研发可以破坏细菌膜,进而杀灭全部细菌的纳米颗粒(nanoparticles)。”高华健团队的初步研究显示,以细菌膜为进攻目标的抗生素,能够杀死细菌的坚执分子,并且阻断细菌抗药性的发展。

“这相当于寻找只杀细菌,但不会将身体的其他细胞也杀掉的精准子弹(silver bullet)。”

他指出,通过研究,我们能知道纳米的哪个化合物组成部分起到关键作用,搜寻范围便可缩小,否则会像大海捞针。

■安全气囊防护衣 防老人跌伤

老人容易跌倒,且常常伤及盘骨。如果有类似汽车安全气囊功能,紧急时能膨胀的防护衣,就可以避免老人跌伤。

高华健说,穿山甲和犰狳(armadillos),身上的灵活鳞片不妨碍平时活动,但遇敌时肌肉霎时收缩,鳞片即形成坚硬的保护盔甲。

他和三名南大教授正向这些生物偷师,研发给老人穿的防护衣。

每个教授有自己的研究范围,包括控制生物材料性能的蛋白质机制、自行硬化的布料、模拟设计(simulation design)、机械、组织聚合物传感器(tissue polymers sensor)等。

“我们根据自然材料的特性,要研发能回应外界干扰,包括压力、温度、酸碱值、灯光、湿度等的纺织品。”

■纳米孔洞口罩(nanoporous mask)

冠病防疫口罩已成了日常必需品,但多数口罩不够透气,戴久了很不舒服。高华健和另一名南大教授正申请研究基金,研发纳米孔洞口罩。

他说,空气分子小于一个纳米,而冠状病毒则是100个纳米大。只要口罩孔洞介于一到100个纳米,病毒就无法进入。“戴了这种口罩可以顺畅地呼吸,它甚至可以是透明的。”

新加坡中西文化交汇 在心中有个特别位置

高华健教授是各国竞相争夺的科研人才,最终会落户新加坡,是南大校长苏布拉·苏雷什教授牵的线。

高华健告诉《联合早报》,他与苏雷什教授相识30年左右,一次机缘巧合,后者邀请他加入南大。

“身为美籍华人,新加坡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个特别的位置。这是个非常有趣、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。”

曾任多年新科研客座教授

在加入南大之前,高华健已数次到访新加坡国立大学,并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,担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(A*STAR)客座教授,每年到这里两个月。

高华健说,他留意到新加坡的大学这些年快速发展,已成为亚洲和世界顶尖的研究引擎之一,“能到这里,我感到极其兴奋”。

高华健的双亲数年前过世,两个妹妹还在绵阳。他的妻子是在香港长大的美籍华人,30岁的儿子是软件工程师,现居美国硅谷。

高华健与妻子现住南大提供的房子,在校园的最高峰。

空余时,夫妇俩有时会与也是杰出大学讲席教授的邻居沈祖尧(南大高级副校长(健康与生命科学)兼李光前医学院院长)结伴找本地美食品尝。不说不知,叻沙和肉骨茶是两名教授共同喜爱的美食呢!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原作者: 迪拜网 来自: 迪拜网
免费影院 苍井空视频